知識的寶庫 學生的樂園——玩轉校園網絡和圖書館 九月,又一批學子在落葉婆娑的時節走入校園,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不同于高中,大學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獨立性與自主性有著較高的要求。那么作為新生,如何迅速掌握大學學習的訣竅,適應全新的環境,獲得充實快樂的大學生活呢?走近網絡和圖書館將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社交網站
離開父母,進入大學,你將開拓出一片全新的屬于自己的疆土。當然,自己的社交圈子、人際關系網,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咱Q上見~”已經成為了很多80后、90后大學生在社交生活中的標志性用語。跳出小圈子的局限性,結識更多的朋友,分享生活中的點滴,用游離在e世界的網頁記錄下生活的每一抹色彩……毫無疑問,社交網站會為你的大學生活增色不少!
自從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迅速走紅后,國內也相繼誕生了人人網、開心網、51.com等社交類網站。這類網站的受眾定位主要是在校大學生。它們實名制的設置不僅使網友們得以通過個人真實資料尋找到多年不見的好友,延續兒時珍貴的友誼,也可以令人們在虛擬的網絡上體驗到現實社交生活的樂趣。同時,全面且人性化的功能設計極大的豐富了網絡社交的趣味性:你可以通過撰寫日志,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旅行小感,把感興趣的話題介紹好友;也可以上傳照片,曬曬自己的小日子,留下陽光下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或者收集并展示喜愛的圖片;而發表一些三言兩語的小狀態則會讓好友們了解到你當下的心情。
新時代的青年已經紛紛告別了的“紙上談兵”,走向了網絡這一更為廣闊的交流平臺。博客、微博的盛行讓現實生活中相距甚遠的人們心有靈犀。博友們通過文字傳遞思想,并在思想的交流與碰撞中獲得提升。你的交流者可能是街角理發店的阿姨,在銀行上班的中年男子,大學教授,職場新人,青澀的學生,話劇演員,自由職業者,地下通道的自由音樂家……誰知道呢,但是你接觸到了這個繽紛世界的各個角落,看到了同一世界時下被空間差異所淹沒的不同人的生活和思想。這是象牙塔內的你能通過網絡獲得的一面極好的閱世鏡。
學習網站 學習類網站與大學生的課業學習有著緊密的聯系,其豐富的專業知識是大學課堂學習很好的補充。這里說的學習類網站分為兩大類:其一是知識學習網站。廣泛的使用這類網站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并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例如很多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喜歡上新東方、滬江英語等英語學習網站,這些網站學習素材十分充足,形式新穎;有針對國內外考試的應試專題,在線測試,外國文化風俗介紹,英語學習心得交流平臺,留學論壇以及雙語新聞等版塊,能很好的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此外網絡視頻學習也是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只需登陸網頁,就可以下載到哈佛、耶魯等外國名校教授的課程視頻,而近些年來國內北大、清華等高校也紛紛在網站上推出了精品課程。對于求知若渴的學子們來說,這無疑是一場精神盛宴。如果精力允許的話同學們還可以通過專業教程網學習一門技能,比如網頁制作、Photoshop等時興的技術,一來可以豐富課余生活,二來藝不壓身,多一種才藝對將來的職業發展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其二是大學生論文網、研究生導師庫等實用性網站。論文是大學生四年學習成果的集中體現。每年的畢業季,如何通過一紙論文將滿腹經綸盡數倒出令每位即將走向社會的學子冥思苦想。論文網收集了各個專業在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幾個不同學習階段的學術論文。這些論文角度多樣,質量良好,其內容和格式上的規范性對畢業生的論文寫作很有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近年來就業市場的實際情況,使考研劇團逐年壯大,而研究生導師庫則是有意考研者一定會查閱的資料庫。導師庫內包含全國各高校導師詳盡的個人信息,包括聯系方式、基本經歷,獲獎及發表論文情況等方面內容。網站設有考研論壇、在線答疑、考研政策解析、群組討論等版塊,為學生收集考研信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為眾多的考研者提供立一個交流經驗的平臺。
招聘網站
又逢暑期,又一屆即將升入大四的學生為了實習、就業奮斗在成摞的簡歷和鋪天蓋地的招聘廣告中,每當這時智聯招聘、528招聘網等網站的訪問量就會直線上升。廣泛的搜索用人單位,了解就業市場需求情況,此時招聘網站將是初涉職場的你極好的引路人。另外,希望在大一至大三學年得到鍛煉、積累工作經驗的同學也可以在招聘網站上找到學生兼職工作。
如今的招聘網站內容十分豐富,除了搜索職位等基本功能,還有很多輔助功能:求職指導類版塊會刊登熱心網友發表的文章,內容多為介紹自己的求職經驗及職場心得。同時網站也會提供很多專家的就業指導文章,為應聘者揭露面試、實習以及勞動合同中的小陷阱。簡歷類版塊則為求職者提供專業的簡歷寫作技巧,為網友們打造出一份完美簡歷以便在面試中獲得加分。測試版塊不但可以通過個性測試在就業方向和職位等方面為網友提供參考意見,而且一些趣味測試能幫助應聘者看清自己的就業心態,并及時作出調整。
善用圖書館 有這樣一句話,看一所大學怎樣,首先要看它的圖書館。由此可見,圖書館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窗明幾凈,手持書卷,細品墨跡中的智慧,對于學子們來說圖書館可是個匯集靈氣培養人才的好地方。央視的主持人白巖松說過,人生一半的書都是在大學里讀的。可見大學正是讀書的大好時節。文史、哲學、數理、政經,無論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各方面的書籍都應當有所涉獵,在日后的人生中,這些知識也必然會成為你寶貴的財富。建議新生們入學初期不妨在圖書館內走上一走,熟悉一下各個閱覽室的藏書情況和圖書館的使用流程,以便日后最大化的利用好圖書館內資源。
在入學時節,各大高校圖書館的網站上都會刊登出一份新生手冊,其中詳細的介紹了圖書館的各種功能,工作流程和活動信息,是十分權威的圖書館攻略。與網絡牽手后,使高校圖書館不再局限于建筑物和館藏圖書的實體,高校圖書館在知識資料的儲備上有了質的飛躍。信息檢索,文獻傳閱,高校館際互借和電子書庫功能真正實現了網絡資源共享,使學生們雖身處一方卻可獲得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圖書館的知識。通過規定渠道提前預定,一個月后捧在你手中的可能就是一本來自北大圖書館的書籍。而中文、外文資源庫、重要報刊庫、碩博優秀論文庫、多媒體數據庫與高校圖書館的鏈接進一步擴展了圖書館的知識儲備,在教育上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服務。以多媒體課程為例,很多高校圖書館收錄了新東方等網絡教育課堂,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接收各種頂尖的教育資源。由此觀來,當今的大學生真不知羨煞了多少古今學者。 (編輯: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