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就是力量” 如何短期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分數 從小時候起,我們說起學習課程時,經常掛在嘴邊的是“語數外” 這樣的三個字,語文呢,是被我們放在第一位的,這就說明了語文學習的基礎性以及重要性。
8月14日,太原新東方學校語文教師雷楠,從基礎、閱讀、寫作三個方面教你《如何學習中學語文》。

雷楠老師
語文的學習貫穿我們的整個的學習生涯。基礎是我們在小學階段就應該落實的。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要學習漢字,到小學畢業的時候要求我們掌握三千五百個漢字,而初中畢業要求我們掌握的是四千,所以我們對于基礎知識是應該在小學階段完成的。
中學階段,對于基礎的要求是下降的,但是對于閱讀的積累就有越來越高的要求了。閱讀從大的方面包括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又可以分為散文、小說、說明文、議論文等等等等。對于中考,其實每種閱讀都有自己特有的解題方法,看到什么樣的題目,先答什么再答什么,是有一定的答題套路。比如說,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題目“…….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那么這樣的題目怎么答呢?雷老師這樣講到:“第一步先答這句話本身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答它的含義,并且這時候就要再加入文章的中學思想了。”所以,閱讀這一方面,只要找到爭取的答題方法很容易拿到高分的。

公開課現場
中考語文滿分是120分,其中作文50分,幾乎占到了中考語文的半壁江山。這就告訴我們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片好的文章包括兩個方面:文采和意境。文采是我們所能使用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是技巧性的東西。意境是我們最難把握的,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沒有用太多技巧描寫,只是在描寫,通過描寫傳達感情,打動人心。”
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根于書本,升華于大世界。雷楠最想告訴學生:一個強者不一定看起來強壯、睿智,而是他內心有真正堅持的東西。 (編輯: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