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就跟上大學一樣,它只是你人生規劃的一個環節,不是學生未來得到高薪、高社會地位的保障。我們比拼的,是一項‘長跑比賽’的結果。” 浙大的同學們日前見到了傳說中的英語“神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兼北京新東方學校校長、新東方前途出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這位英語教學專家兼攝影愛好者帶來的影集和演講中,同學們對美、加、澳、英的世界名校與自身的匹配度,有了更理性的認識。
“大家要根據自己獨立能力、免疫能力等的情況,來判斷要不要留學,到哪國的哪個學校留學,千萬不要盲從。”周成剛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出口國。據統計,從改革開放到2009年,我國出國留學總數超過150萬人。
“今年的留學生數量估計會在27到30萬人之間。”周成剛分析,中國的留學市場成長速度非常快,未來5~10年,應該會一直這樣高速成長。
面對目前,中國學生留學越來越早動身的現象,周成剛認為,這是中國家庭的支付實力和國外學校對中國學生的不斷開放,所帶來的必然趨勢。
“人們通過教育來改變命運的方式,只是在地域上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將會越來越好。”周老師鼓勵同學們出國深造,但他也觀察到了中國學生存在的一種名校心理,“中國的很多孩子都有名校情結,這是好事,但這也不是一個能一蹴而就的目標。”
從國內的本科到澳洲的碩士,周成剛自己坦言沒有讀過大眾公認的名校。但是,畢業之后,他做過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在新東方期間成為新東方教育集團在美國上市的主要高層人員之一,這些經歷讓他能很自信地向世界頂級名校遞交留學申請。周老師不僅把這種“留學不能指望一步到位”的觀點來闡釋自己的經歷,他也同樣教給了今年剛剛到美國雪城大學讀本科的兒子。
“孩子初中畢業就去過哈佛、耶魯參觀,也雄心壯志要去這樣的頂尖學校,但當他在動手申請的時候,他的綜合素質還沒有達到同樣頂尖的水平,所以我建議他先不要申請前20位的美國高校,而是選擇了排名50位的雪城大學。將來讀碩讀博,我鼓勵他再去沖擊常春藤盟校。”
周成剛說,不論什么年齡段的孩子,只要有出國留學的愿望,就可以堅持去努力,但需要腳踏實地,因勢利導,把留學看成一個奠定職業生涯基石的長期過程,根據自己的性格和目標,做一個合理的規劃。(編輯: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