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8 14:06作者:張靈來源:京華時報
昨天, 2011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在北京大學啟動。從即日起到2012年3月5日,共青團中央與全國學聯將面向全國尋訪910名在“愛國奉獻、科研創新、自主創業、志愿公益”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大學生,為當代大學生樹立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自強榜樣。
活動中,協辦方——新東方科技教育集團正式發布了《新東方18年社會公益白皮書》,全面回顧新東方成立以來走過的公益之路。作為中國教育培訓業的領軍企業,步入18歲的新東方用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迎接它的成人禮,表達一個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堅守。
全國尋訪大學生自強之星
昨天下午,由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學聯主辦,中國青年報社和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承辦,新東方科技教育集團協辦的2011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正式啟動。
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由團中央學校部和中國青年報社于2006年聯合發起,2007年改由團中央和全國學聯主辦。自2007年起,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出資5000萬設立“中國大學生五四獎勵基金——新東方自強基金”,新東方將連續10年,每年為750名西部高校學生提供“新東方西部特困大學生專項助學金”,為910名全國高校學生提供“新東方自強之星獎學金”。
俞敏洪(左二)與學生一起座談
與往年略有不同的是,今年的尋訪活動加重了新媒體推廣,所有申報工作都將通過微博平臺進行。同時,從今年起推行案例申報,旨在尋訪更多在“愛國奉獻、崇尚道德、學術研究、科技創新、創業帶頭、身殘志堅、志愿公益”等各個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同學,為當代大學生樹立身邊的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自強榜樣,鼓勵更多的大學生敢于超越自我、實現夢想,成長為新一代的有為青年和社會棟梁。
即日起至2012年3月5日,全國各高校(含民辦和高職院校)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和研究生均可登錄活動官方網站——中青在線、中國校媒網的活動專題(http://star.xiaomei.cc)進行報名。
根據規定,1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每人獲得獎學金1萬元,10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每人獲得獎學金5000元,80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的獎學金為每人2000元。這個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5年,一共產生了50名全國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產生了50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以及近400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者。5年來,已經有3750名西部高校大學生得到“新東方西部特困大學生專項助學金”的資助。
俞敏洪和他的公益情結
當天的活動吸引了千余學生到場,偌大的報告廳座無虛席,甚至連走道上都站滿了學生。學生們都是沖著俞敏洪而來。俞敏洪用“人這一輩子活下去什么東西最重要?”這樣的提問開始了一場精彩演講,用近1個小時的時間與學生們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并與3位往屆的自強之星代表對話、交流,展現自強、奮斗的意義。
俞敏洪認為,自強并不是從無到有走向成功,而是在現有的社會條件、社會資源條件下確定自己新的人生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奮斗的過程。
熟悉俞敏洪的人都知道,這位中國教育界最富有的人,曾是一位貧窮的農家子弟。連續參加三次高考、大學里的后進生、因一場肺結核差點喪命、連續三年申請出國未果……這些旁人眼里難以想象的磨難,曾頻繁造訪于俞敏洪的青年時期,也造就了他包容、忍耐、堅韌的品質。
從當年拎著糨糊桶到中關村的電線桿上刷英語培訓小廣告,到率領企業登陸紐交所的中國教育培訓業第一人,走過18年艱辛創業路的俞敏洪在中國教育界樹立了一個標桿,也用他自強不息、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精神影響著更多的人。
苦學生出身的俞敏洪深知求學路上的辛酸苦辣,在他創辦新東方伊始,就定了一個規定:每年要向優秀學員發獎金,金額從幾千到數萬元不等,每年投入幾十萬元。這個規定后來成為新東方的傳統。每年這個時候,上臺領獎的很多都是學員的父母或其他親人,因為學員本人已經遠赴國外留學去了,但是新東方還是要在頒獎會上表揚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勉勵臺下的學員,為他們的奮斗旅途點亮一盞明燈。
“自己有的就應該和人分享,這是我從小的習慣。我現在的能力原則上到了和社會分享的地步,所以捐款助學就成了一個很自然的事情,我并沒有感覺到我在做慈善,只是把我多出來的東西分出去。”談及自己的公益情結時,俞敏洪曾不止一次如是說。
俞敏洪至今還難以忘懷新東方第一次發起的大型公益行動,那是給西部貧困地區鑿井募捐。學生們從生活費里省出幾元錢、幾十元錢來捐款,那種場面讓俞敏洪特別感動。“像現在我們再捐幾百萬、幾千萬,都沒有那份感動,捐款和經濟實力相當,當你的經濟實力到了這種地步,你就不應該為你捐出多少萬而感到感動了。”
在俞敏洪看來,教育和公益的意義是一樣的。“力求盡一己之力,讓世界因為我們的努力而更加美好,有些人能夠因為我們的幫助而變得對生活充滿希望。”在新東方,這樣的價值理念已深深影響著每個人。
18年見證改變的力量
翻開《新東方18年社會公益白皮書》,18年的公益足跡如同一幅上下跳動的心電圖,展現著這個年輕企業充滿活力和朝氣的“心跳”,也見證著教育改變人生的力量。
自2002年起,新東方連續7年舉辦“夢想之旅——中國大中學生勵志系列公益講座”,在廣大青年學子中點燃青春激情,追尋人生夢想。迄今為止,“夢想之旅”活動已累計行程11萬公里,足跡遍及全國157座城市,直接聽眾累計超過110萬人。
新東方的教育公益活動堅持“授人以漁”,通過幫助提升教育方法來促進中國教育事業的進步。2008年,新東方與中國民主同盟一同發起了“燭光行動·新東方教師社會責任行”活動,為欠發達地區的中小學英語教師開展培訓活動。時至今日,新東方教師志愿者的足跡已遍及全國27個地市,為1萬余名中小學教師帶去了更多、更好的教學理念,促進農村地區教育水平提升。
在家庭教育方面,新東方通過舉辦“中國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及“家庭教育中國行”等活動,幫助更多的普通家庭提升和改進家庭教育方法,并積極倡導市民終身學習。
善盡責任扶危助困
新東方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始終致力于為更多邊遠貧困學子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把教育和知識變成人人可以呼吸的空氣。
自2002年8月,新東方捐資在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同家莊鎮興建第一所新東方希望小學以來,至今已先后投入近2000萬元,在陜西渭南、甘肅舟曲和西藏昌都捐資興建了三所新東方希望小學,在云南迪慶、四川德陽與當地政府聯手共建了兩所小學。在捐建希望小學的同時,新東方還通過設立獎學金激勵優秀學子,通過設立助學金和提供免費課程幫助貧困地區學子。
“扶危助困”一直是新東方企業社會責任中的重要一環。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俞敏洪第一時間趕至災區,代表新東方捐款近1500萬元用于災區緊急救援和災后重建。為幫助災區學校恢復教學,給予災區學生精神鼓舞和心靈慰藉,從2008年5月27日開始,新東方派出三批志愿青年奔赴德陽、綿竹、漢旺以及彭州等地災區,協助當地學校復課和開展心理救助工作。
白皮書披露,自1993年成立以來,新東方在捐建希望小學、設立獎助學金、支援災區等方面投入現金累計近億元人民幣;此外,新東方用在各類大型公益講座、為貧困學子提供免費新東方課程、培訓農村英語師資及希望小學支教等方面的投入,18年折合現金達到上億元。
為了開創更好的未來
篳路藍縷、風雨兼程,如今的新東方已走過了18年的發展歷程。按照人生的標準,18歲是一個成人禮。而在俞敏洪看來,他更希望新東方的18歲是對于過去的一個總結,對于未來的一個新開創。“我希望新東方未來 58歲、108歲、208歲的時候,依然還在慶祝著自己的青春歲月,還在承擔著自己的社會責任。”
展望未來,新東方在做好最基本的企業責任的同時,仍將繼續自己的“公益道路”。新東方將啟動首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工作,要利用一年的時間系統梳理新東方社會責任理念。即將啟動編制的社會責任報告將從更大的維度上擴充新東方的社會責任理念,系統地總結、分析和規劃新東方的企業社會責任系統。同時,通過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新東方將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公益制度對新東方的公益項目進行統一規劃,從而使新東方的公益活動按計劃、系統化、持續化開展。
俞敏洪表示,新東方將在關注自身發展的同時,繼續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尤其關注發揮自身在教育領域的專長,幫助社會激發人生動力,提升教育方法,促進教育公平、倡導終身學習,力求讓更多的人以更積極的態度,更全面的能力,更持久的努力,去譜寫更美好的人生。(編輯:盧孝林)
各地學校>>鞍山|北京|保定|重慶|成都|長沙|長春|大連|福州|佛山|廣州|貴陽|哈爾濱|杭州|合肥|呼和浩特|黃石|濟南|荊州|吉林|昆明|蘭州|洛陽|南京|南昌南寧|寧波|南通|青島|泉州|上海|沈陽|深圳|石家莊|蘇州|天津|太原|唐山|武漢|濰坊|無錫|烏魯木齊|西安|廈門|徐州|襄陽|湘潭|宜昌|煙臺|揚州|鄭州|鎮江|株洲|珠海|多倫多
總裁信箱·關于我們·加入我們·聯系我們·法律聲明·教育導航·意見反饋·留言板·管理團隊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5067667 | 京ICP證060601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91號 2015 新東方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