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由武漢新東方學校承辦的家庭教育講座——《成功家教三步法》在武漢市第十一中學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到了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的特聘顧問、清華大學的王晶教授。
講座一開始,王晶教授便為家長們講述了獅子和羚羊的故事,充分調動了家長們對本次講座的興趣。從這個故事中,王晶老師引出了她本次講座的主要內容——孩子的個體能力是有差異的,而想得到成功,方向比能力更重要。王晶教授通過一系列在清華大學調查得到的數據,以及生動有趣的例子向在座的家長們解釋孩子的個體差異類型:視覺學習型,聽覺學習型,觸覺學習型。
王晶教授指出,視覺學習型的孩子,通過眼睛去捕捉信息的能力非常強,這一類孩子一般乖巧聽話,在學校學習成績不錯;聽覺學習型的孩子,通過耳朵捕捉信息的能力強,可不善于表達自己;觸覺學習型的孩子,是通過身體觸覺去捕捉信息,這類孩子傳導系統特別好卻往往在學校學習成績不太理想。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其實不完全是因為不刻苦,這個時候,希望家長們能夠體諒孩子,并且幫助孩子,引導孩子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其實100分的背后有很多的支撐,不僅是努力天天學習,還有精神的支撐,心態的支撐,還有學習模式的不同。”王晶教授說道。
針對三種學習模式的分類,王晶教授為在場家長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對于視覺學習型的孩子,可以買一些彩色的筆將記不住的內容、重難點加強標記。也可將記不住的單詞,數學公式等寫在一張白色紙板,貼在家里的各個角落,孩子能夠經常看到。這樣他們便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視覺捕捉能力。對于聽覺學習型的孩子,合理利用錄音帶對于他們的學習很有幫助。而觸覺學習型的孩子,第一,學習時狀態一定要好,如果狀態不好,學習也是無效的;第二,學習時盡量多地肢體參與,這樣他們記的東西會記得牢而且記得久。而對于高中的孩子壓力大地問題,王晶教授也提出了兩個建議:一、家長可睡前適當為學生輕拍身體,使學生可以以輕松的狀態入眠;二、深呼吸。這也有利用孩子釋放壓力。
“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只有把自己變成一盞明燈才能照亮我們的兒女。”最后,王晶教授用一句簡短卻充滿希望的話語結束的她的講座。(編輯:周次敏)